我的毕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大唐第一闲人 > 第22章 不虚此行

第22章 不虚此行(第2/2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头的汗渍。

    两个酒罐,很快见底。

    萧珪双手拿起毛笔,往李白手上一送,“太白兄,请!”

    李白哈哈大笑的接过了笔来,说道:“不瞒君逸兄,其实李某来到洛阳,是为追寻圣人之脚步。李某想要趁机献上一篇诗赋以作干谒,惟愿能够得到圣人的垂青。此赋我已行文过半,余下篇章腹稿多时,却始终不得其妙。今日得遇君逸兄,拼桌痛饮杜康美酒,忽有茅塞顿开之感。现在,请容李某写完此赋,再与君逸痛饮!”

    “原为太白兄研墨。”萧珪道,“请!”

    “不必研墨。”李白呵呵直笑,“有劳君逸兄,为我添酒就好!”

    “好!”

    萧珪拿起了酒罐。

    李白执笔而沉思。

    片刻后,酒香墨浓,李白挥笔行走于宣纸之上。

    “猛虎失道,潜虬蟠梯。经通天而直上,俯长河而下低。玉女攀星于网户,金蛾纳月于璇题……”

    萧珪在一旁静静的观望,心中暗暗惊讶道:这不就是李白的大作,《明堂赋》么?

    历史上的李白,在洛阳向皇帝李隆基献上了他的这一篇《明堂赋》,想要借此打动皇帝谋取一官半职。

    结果却是,泥牛入海。

    眼下,看到李白全情投入的书写这一篇赋,萧珪的心里有点百感夹杂。

    我要不要劝他,不要去投赋干偈了,免得希望越大,失望越大?

    但是,我又有什么理由来阻止他呢?

    如果李白不经历仕途的失意,当真变成了一个政客。中国的历史上,还会有诗仙李白吗?

    我该怎么做?……

    李白的笔,沙沙的响个不停。

    萧珪一言难发,只管给他的碗里倒酒。刚刚倒满,顷刻之间就又空了。于是萧珪就陪他喝。

    《明堂赋》篇幅极长,词藻极为华丽。

    李白一边写,萧珪一边倒酒。

    不知不觉,夜已极深。店东夫妻俩,都坐在一旁打起了盹来。

    李白的身边,已经有了许多的草稿。

    萧珪的身边,则是摆满了空空的酒罐子。

    直到鸡鸣灯亮,李白总算是停住了笔,长吁了一口气,“好了!”

    萧珪也是吁了一口气,“太白兄,天快亮了。”

    “时间竟然过得如此之快?哈哈!”李白大笑一声,把店东夫妇都惊醒了。

    他站起身来,对萧珪叉手一拜,“君逸兄,请恕李某还要赶赴龙门,不敢误了友人之约。当下未敢久陪,只得匆匆请辞了。”

    “太白兄,赴约要紧,不必在意。”萧珪拿起两碗酒来,说道,“但请饮下这最后一碗杜康美酒。你我,各奔东西就是。”

    李白接过这碗酒来,看着萧珪,说道:“今日匆匆一别,不知何日,再与君逸相会?”

    “关山难越,谁悲失路之人。萍水相逢,尽是他乡之客。”萧珪微然一笑,说道:“太白兄,请恕萧某才疏学浅,只能借用先贤的诗句,用作临别之赠言。”

    “胜地不常,盛筵难再;兰亭已矣,梓泽丘墟。临别赠言,幸承恩于伟饯!”李白叹息了一声,“子安之大才,常令李某自叹弗如……君逸兄,你我就此别过。他日若得重逢,再行筑酒而高歌!”

    “太白兄,请!”

    “君逸兄,请!”

    李白走了。

    萧珪坐在一堆空空的酒罐子中间,鼻间还有《明堂赋》残余的墨香,不知不觉的,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。

    能与诗仙同饮杜康,把酒言欢。

    此行,不虚!

    天亮后,王仆把呼呼大睡的萧珪叫醒,“先生,我们该出发赶路了。”

    萧珪迷迷糊糊,“太白兄呢?”

    王仆直愣神,“他不是,天没亮就走了么?你们真够狠的啊,两个人居然喝了十二罐杜康!”

    萧珪坐起身来,叹了一口气,“这就走了啊……”

    “先生莫非还舍不得他走?”王仆讪讪的道,“五百钱一罐的酒,再这么喝下去……”

    萧珪呵呵一笑,“走吧,我们出发!”

    下楼吃罢了朝食之后,一行人重登马车,望洛阳而去。

    马车行之于半道,王仆停车喂马,众人下车小憇。

    萧珪看着前方不远处,山石竦峙大河湍流,景观十分奇妙,便问清尘,那是什么地方?

    “那里就是鼎鼎大名的伊厥胜景,龙门山。”清尘说道,“萧先生看到那一片白的没有?那里就是龙门山的大石窟哦!”

    “那里就是,龙门山?”萧珪点了点头,李白就是去了那里。

    改天,我也要去那里好生浏览一番!

    如遇断更,未更新,可到新站www.tyuebook.com(天阅小说网)查看最新内容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